紙質文獻數字化的目的是創建包含所有原始信息的數字副本,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面臨著很多挑戰。Metamorfoze標準在數字化圖像質量方面提供了很多幫助。我們與Metamorfoze標準的主要編寫者漢斯·范·多莫倫進行了交談,討論了關于標準的一些重要問題。
漢斯·范·多莫倫的父親是一名新聞記者兼攝影師,受到父親的影響,漢斯在年輕時就對攝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學習攝影之后,他于1985年至2000年期間擔任自由攝影師。后來,他在荷蘭國家圖書館進行圖像質量方面的研究工作。他是漢斯·范·多莫倫成像&保存成像(HIP)的創始人,自2012年以來,他一直從事成像顧問的工作。
——Metamorfoze的產生背景?
漢斯·范·多莫倫:Metamorfoze標準脫胎于荷蘭國家紙質文化遺產保護計劃,該計劃由位于荷蘭國家圖書館的“Metamorfoze辦公室”實施。過去計劃的主要內容是縮微膠卷,而如今,大規模的數字化項目成為重點。為了穩定地獲得高圖像質量,需要一些可以客觀驗證的指標,這些指標在Metamorfoze標準中有明確的定義和描述。
——您如何在標準制定中起領導作用?
漢斯·范·多莫倫:作為在荷蘭國家圖書館進行研究工作的一部分,我受命為保存縮微膠卷制定標準。在這段時間里,我學到了很多關于高質量成像方面的技術知識。這些知識后來融入了Metamorfoze標準,用于平面材料的數字化,包括書刊、古籍、案卷,也包括照片、繪畫和圖紙等。
從2005年到2012年,漢斯·范·多莫倫共進行了7年的工作,研究了Metamorfoze標準,許多國家一級的文化機構,例如荷蘭國家檔案館、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梵高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以及一些掃描儀和相機制造商,例如賽數、Leaf等,都為他提供了技術支持。Metamorfoze標準的第一個正式版本于2012年1月發布,它可以通過互聯網免費獲得:
https ://www.metamorfoze.nl/english/digitization
——Metamorfoze標準的目標是什么?
漢斯·范·多莫倫:Metamorfoze標準的目標非常簡單:原件中所有可見的信息在數字圖像中也必須可見。數字化后,將創建高清的副本,其質量應足以代替原件。這樣一來,原件將得到更妥善的保護,將僅在少數特殊情況下才取出使用。數字化副本可以突破性促進信息的利用,例如很多數字化信息已在互聯網免費發布。
——您經常將數字化與玩飛鏢進行比較,為什么這么說呢?
漢斯·范·多莫倫:如果你想在玩飛鏢時取得成功,需要注意精準度和穩定性。穩定性確保每一次命中不是巧合或幸運,而是可以定期重復的。這也適用于數字化,高精準度和高穩定性,可確保日復一日地產生穩定的高圖像質量。
——哪些指標對于高圖像質量來說特別重要?
漢斯·范·多莫倫:Metamorfoze標準最重要的基礎是準確的色調捕獲,與其他標準和指南相比,這是Metamorfoze的獨特所在。
漢斯·范·多莫倫在分析1960、70、80和90年代在荷蘭國家圖書館生產的舊縮微膠卷的質量時,他驚訝地發現,盡管這些縮微膠卷具有較高的分辨率,但是色調捕獲大多非常差,大多縮微膠片副本上只能看到原始圖像的1/12色調信息,換句話說,縮微膠片拍攝過程中丟失了原始色調信息的11/12。
——如何正確進行準確的色調捕獲?
漢斯·范·多莫倫:準確的色調捕獲基于:準確的白平衡、準確的曝光和準確的增益調制。準確的增益調制可確保原件中所有可見的信息也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在數字圖像中可見,這意味著“所見即所得”,也意味著不會丟失原始圖像的視覺信息。
——Metamorfoze標準提供了三個質量級別,有什么區別?
漢斯·范·多莫倫:所有三個質量等級確保準確的色調捕獲,適用于各類大型和小型數字化項目。“ Metamorfoze”級別旨在對可以視為藝術品的珍貴原件進行數字化處理,例如文森特·梵高的信件、照片集、繪畫手稿等。在這一最高的質量水平上,除了正確的色調捕獲外,還必須具有較高的色彩精度,這意味著數字副本中的色彩盡可能接近原始色彩。“ Metamorfoze Light”級別要求良好的色彩準確性,適用于手稿、雜志、書籍和報紙等。對于上述兩個質量級別,必須在每個圖像中使用技術測試圖。在“ Metamorfoze Extra Light”級別上,是否在每個圖像中使用技術測試圖是可選的,此質量水平可用于數字化書籍、報紙和雜志。Metamorfoze標準包含技術標準和相應的參考值,以實現高圖像質量。為了在實踐中成功應用它們,技術測試圖“通用測試目標(UTT)”起著重要的作用,它為用戶判定特定圖像是否符合要求的圖像質量標準提供所需的所有信息。結合符合標準的高質量掃描系統,可以實現高度自動化的質量控制。
該技術測試圖由漢斯·范·多莫倫、荷蘭國家圖書館、賽數公司聯合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