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保護的目的在于利用,圖書館作為古籍收藏的主要機構,在保障國家文化資源安全、揭示古籍文獻資源方面肩負著重要的使命。
此次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聯合14家單位共同發布的古籍數字資源多達八千余部,其中: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資源庫”在已發布2.5萬部古籍影像資源的基礎上,此次又發布1100多部,資源總量超過2.7萬部;上海圖書館在已發布8000余部家譜數字資源的基礎上,此次發布地方特色古籍資源400余部;天津圖書館在線發布館藏明清刻本490余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等單位發布《廣州大典》數據庫(收錄文獻4064種)、山東省圖書館發布館藏《永樂南藏》1600余部、黑龍江省圖書館發布館藏特色古籍58部、南京圖書館發布館藏稀見方志20部、四川省圖書館發布地方特色古籍資源16種、云南省圖書館發布館藏特色古籍152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圖書館發布館藏珍貴古籍61部、洛陽市圖書館發布館藏珍貴古籍60部、蘇州圖書館發布地方文獻與珍貴古籍608部、鎮江市圖書館發布古籍資源20部、泰州市圖書館發布館藏特色古籍文獻149部、蘇州市吳江區圖書館發布館藏縣志及鄉鎮志24部。15家圖書館用實際行動不斷踐行守護、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職責。
古籍數字化資源的共享是建立在把所有古籍都變為電子版在線進行閱讀并且也是更好的保存,讓更多的人閱讀到珍貴古籍。非接觸式掃描儀是專業的古籍掃描設備,在不與古籍直接的同時就可以完成古籍的數字化,不需要把古籍拆開掃描更加完好的保存古籍。

賽數OS12002V-V型仿真復制掃描儀為一款專為古籍、圖書仿真復制設計的非接觸式掃描儀,適合古籍、圖書、檔案、報紙、字畫、地圖等單頁或裝訂成冊的原稿。
賽數OS12002V-V型仿真復制掃描儀,采用投射式無眩目冷光源技術為珍貴的古籍、圖書等文獻的仿真復制提供了極其充分的保護,高精度真彩色掃描鏡頭完美再現原稿的真實細節,獨有90°V型稿臺, 特別適用于裝訂成冊不能完全打開的古籍、圖書等文獻的仿真復制,自動開啟壓稿玻璃,自適應調節V型玻璃下降速度和壓力,最大限度保護文獻安全,人性化設計為用戶提供了安全、可靠并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操作環境。